欢迎访问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!
无障碍阅读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区内要闻 > 新闻详情
“科技之光”照亮开发区创新发展路
发布日期: 2016-04-20 阅读次数: 0
 打印
       “创新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,也是新常态下破解发展难题、要素制约的重要抓手。作为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,开发区今年将突出抓好项目引进、载体建设、创新创业、人才引进等工作,实现开发区发展质态、跨越速度和经济总量新提升,从而以‘科技之光’照亮创新发展道路……”围绕我区的科技创新工作,市委常委、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立群娓娓道来。
       产业类、科技型重点项目,是创新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。今年,我区将加快推进鱼跃医疗科技园、恒神碳纤维、大力神合金铝、乐能电池等产业类项目建设,加快航空航天、新材料、新型医疗器械、生物医药等项目的产业化进程,形成产业创新发展、转型发展的新优势;推进仅一“111”产业园、吉凯恩粉末冶金、希格玛精机、龙昌智能康复机器人、天宏机器人等科技型项目建设,提高先进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;按照“中国制造2025丹阳行动计划”,突出抓好50个重点市级产业类项目建设,使我区成为工业4.0的先行区、高科技项目的集聚区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区。
       载体和平台建设,是创新发展的“双引擎”。我区将从进一步优化园区基础设施、服务机制、管理办法等入手,推进生命科学产业园、航空航天产业园、精密制造产业园、高新技术创业园、大亚木业园、中小企业创业园等“十大专业园区”建设,为项目引进、人才创业创新提供优质载体;以科创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契机,在园区已经入驻90多家创新企业和形成创新创业、中介服务、创投跟进的内循环体系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园区主体功能,更大力度汇聚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,促进高端人才智力与科技成果、先进生产力的有效转化;推进一批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,帮助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建立健全研发中心。政策扶持,是创新发展的坚强保障。我区将发挥科创园的省级“创业投资集聚示范区”的引领和示范作用,通过实施“创新基金”和“人才引领”工程,加快创新人才特别是海归博士、高层次复合人才的引进,并为他们科技创新提供各类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;将完善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政策,设立科技人才专项资金,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;将出台一系列政策,依托“互联网+”模式推动眼镜、汽车零部件、五金工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电子商务、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向产业化高端方向发展;支持企业与中物院、北航、南航、哈理工、华中科大、江苏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,力争今年新增3~5家省级和镇江市级“众创空间”;实施人才配套组合政策,为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助,为人才提供各类生活补助,确保人才引得进、留得住、干得好。
       据了解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区还将力争实现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.5%以上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件以上,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%以上,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%以上;新增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人才10名、高科技人才团队50名、高层次人才100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