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天天都来!一餐只要8块钱,比自家烧划算多了!”上午10点半,开发区练湖片区为老服务社区食堂渐渐热闹起来,不时有居民来到食堂就餐。取餐窗口前,工作人员一边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老人,一边熟练地为他们打餐。透过明亮的玻璃隔断,厨师们忙碌的身影清晰可见。78岁的蒋荣和老人花费不到10元就吃到了一份两荤两素的可口午餐,连连表示满意。
练湖片区为老服务社区食堂是开发区“丹养惠老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让老人吃上美味、实惠的餐饭,今年4月,开发区(曲阿街道)协同社区,将居安社区居委会附近约5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改建为示范助餐点,为练湖片区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。
“我们助餐点采用‘明厨亮灶’模式,从切配、烹调到出餐全过程公开透明。”负责该助餐点运营的丹阳善德养老发展有限公司主任张红霞介绍,助餐点每日采购新鲜食材并现场炒制。早餐提供近10种点心,午餐和晚餐准备30余种菜肴供居民选择。除了常规菜品外,食堂还推出了无糖餐、低糖餐、心血管健康膳食等适老套餐,受到不少老人欢迎。
“一开始来这里是因为天热不想做饭,但现在我和我老伴儿已经是常客了。”69岁的曾建新介绍,助餐点刚开业,自己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就餐,没想到这里不仅菜品丰富美味,价格还很实惠。根据政策,70周岁至80周岁的老人每餐可以减免2元,8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餐可以减免3元,低保、特困群体享受免费午餐。“我老伴儿76岁,每顿饭只要8元。这里小菜、粥、汤、米饭都免费,我们吃得放心,还没有负担。”
除了老人外,食堂还吸引了附近的年轻人、外卖小哥、快递员前来就餐。开业至今,该助餐点日均服务老年人超过120人次、其他社区居民近100人次,成为广受欢迎的社区惠民食堂。
除了练湖片区为老服务社区食堂,目前,开发区还在善巷、华甸、晓墟、毛家等6个社区建立了示范性助餐点。同时,还根据《丹阳市“丹养惠老”助餐专项行动方案》,建立起分类补贴制度,将“舌尖上的美味”送至老人身边。
“我们鼓励‘物业服务+助餐’‘餐饮企业+助餐’‘邻里互助+助餐’等多种模式,合理布局‘一刻钟就餐服务圈’。”开发区社会事业办公室民政科负责人表示。根据政策,镇村建设的助餐点可按实际投入的二分之一申请最高15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;自制餐食的助餐点还可按每服务1人次获4元运营补贴(年上限20万元),社会餐饮机构建设的助餐点也可享受每份2元的运营补贴,以此鼓励更多人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。
小食堂折射大民生。随着助餐点建设的深入推进,开发区正逐步构建并完善多元参与、覆盖城乡、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,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、日间托管、助医助浴、精神慰藉等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。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政策支持的细化,这项暖心工程正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、享受到有尊严的晚年生活。